【我心中的东油】常瑛:回顾历史,见证未来


编者按:为迎接我校建校60周年,讲述东油好故事,发出东油好声音,展示东油好风景,党委宣传部在学校网站和官方微信平台推出“60年,我心中的东油”专栏,广泛征集、发布广大师生、校友和学生关于母校的文章、音乐、视频、照片等优秀作品。

1985年9月,17岁的我怀揣着梦想来到大庆石油学院。35年过去了,我在这里学习、生活、工作,体会了学校在安达小城发展的种种艰辛,也见证了学校各项工作取得的一个个突破。近一段时间,我有幸参与了石油工程学院历年大事记的编辑整理工作,翻阅资料的过程我经常感动得流泪,对退休老教师的走访更让我对东北石油大学和东北石油大学的建设者们充满了崇敬和热爱!

1960年,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一批来自北京的教师放弃优越条件毅然北上,克服着难以想象的困难,一年里实现了学校从筹建到开课。当我在李邦达老师那儿看到石油开发系第一任主任周世尧教授的夹杂中英双语的读书笔记时;当我听到翟云芳老师讲述老师们自己动手改造马厩,靠水盆、手捏水管加压验证雷诺实验的故事时;当我在1961年来校工作的油藏工程专业创始人张子香老师家里,看到珍藏至今的“油藏数值模拟”教材手稿时,我仿佛一下子悟到了东油“三宝”“九风”的真谛。

图为常瑛走访李邦达老师

 

图为周世尧教授的中英文笔记

 

图为张子香老师手稿

“文革”前后,一批教师接受“改造”,学校一度到油田办学,老一辈开发人依然不改初心,坚持把科研工作与现场实际紧密结合,为油田培养了一批批业务骨干。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文革”期间胡靖邦老师离开教师队伍的心酸,更被他平反昭雪后不顾身体病痛、更加努力工作的忘我精神深深感动。

80年代,百废待兴的东油“加大马力”整装待发。在一张张发黄的老报纸上,我看到了太多感人的东油故事。为了“把文革耽误的时间赶回来”,陈家琅老师在1981年仅用一年时间完成1393小时工作量,取得了一批高水平成果;为了打破国外垄断,开展现代试井分析软件的研制攻关,翟云芳老师一边照顾患病的儿子,一边把医院走廊当成了课题组的研讨现场,并最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为了节省费用,侯汉钊老师去山东出差时全程步行未报销一张公交车票,回学校时随身携带20多斤重的资料几次转车却舍不得托运行李;徐家颖老师把去上海做毕业设计的学生安排在自己家里,连水电费都是家里承担……一个个鲜活的事迹,让我在感动的同时,深深体会到了前辈们爱国家、爱学校、爱集体的主人翁精神。

90年代,已是学校科研处一名教职工的我,亲身见证了学校学科建设的突破。还记得1993年9月等待刘业厚处长从北京带回“油气田开发工程博士点”获批消息的那个夜晚;也记得胡靖邦教授成为我校第一位博士生导师时那份淡定和从容;更忘不了1997年年仅65岁的胡靖邦教授积劳成疾不幸去世时所有人的肝肠寸断;还有1998年特大洪水时,大庆石油学院的礼堂人头攒动、争相献出爱心的感人画面。

2000年以来,我校拿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部教学质量工程国字号,国家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以及国家级、省级人才称号。2018年,东北石油大学第一次党代会为我们吹响了再次出征的号角,作为一名35年工龄的教职工,我不仅要见证,更要参与东油的发展,我愿沿着老一辈的足迹,为实现党代会规划的宏伟蓝图,再次出征!

个人简介:常瑛,博士,研究员,1985年就读于大庆石油学院钻井工程专业,1989年留校工作。先后从事科研管理、教学管理和学生工作。多次获学校、大庆石油管理局(大庆市)、黑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2001年被教育部评选为“全国高校科技管理先进个人”,并作为获奖代表在黑龙江省教委科研管理年会上发言。

 

上一条:【我心中的东油】吕延防:我的大学

下一条:【我心中的东油】陈颖:“我把所有的青春和智慧都奉献给了我的母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