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粮 种地 干打垒


拣粮、种地、干打垒是学院的老职工和当年的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神的体现,是发展学院的“传家宝”。

一、拣粮

建院初期,国家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办学条件十分艰苦。当时粮食定量低,肉食品十分缺乏师生到校只两三个月,就有一部分人患上浮肿病;天气寒冷,取暖用煤供应不足,干打垒的教室温度难于保持,上课中间,教师不得不让学生一齐跺跺脚,搓搓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上课,病倒的人会越来越多,初建的学院很难维持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经石油工业部康世恩副部长批准,院党委决定,暂时停课两周,发动师生员工拣粮。

 

1961年11月17日,兵分三路,一路到克山衣场,一路到萝北农场,一路到北安农场。每路300多人,分别由书记、院长杨继清、李镇靖,处长刘世荣、朱国兴等领导带队,浩浩荡荡奔赴各地,拣回农场收割以后遗留在地里的粮食。

拣粮大军在零下30℃的冰天雪地里,弯腰田埂儿上,一粒粒、一荚荚、一枝枝地拣黄豆。每天按定量吃饭,吃的是冻白菜、土豆块、窝窝头,睡的是草地铺,各路指挥官与大家同甘共苦。大家拣粮还想了些办法,例如克山一路,提出了“游击战”(派出一些人调查粮源)、“阵地战”(到农场刚收割过的地里去大面积拣拾)、“地道战”(挖老鼠洞)等。大家在地里“作战”,艰辛、劳累而有趣味,回家时,一路高歌:“我们是双翼的神马,飞驰在草原上......”,没有一个人叫苦。

十几天以后,拣回黄豆8万多斤,还有些别的粮食,收兵回营。经过留院职工的努力,院内取暖设施改善,立即恢复上课。拣回的黄豆分到各食堂磨豆浆、做豆腐、发豆芽、吃豆菜,补助给病号。不到一个月,消除了师生员工中的浮肿现象,保证了教学的正常进行。

二、种地

解决师生员工粮食定量不足、副食不多的另一条途径就是办农场,养猪种菜。

 

1961年春筹建时期,有20余人就自制开荒工具,到南莱公社开荒20余亩。刚分配来的中年教师谢基晋、张勃力和沈明、何震、段克东、鲁怀虎等新毕业的大学生也都争先报名,参加会战,开荒种地。

1961年接收了会战指挥部安达办公室的喇嘛屯农场,种地1700亩。1964年改换成升平公社11号生产队附近的原大庆工程指挥部的农场,占地约3000亩。平均年产粮25~35万斤,辅助了当时粮食的不足,对吃肉吃菜也稍有补充。同时农场成为师生员工进行生产劳动锻炼的基地。

建院以来,学院一直坚持学生每年在农场劳动1-2周,列入教学计划。教师每年至少到农场劳动半月,成为一种制度。大家都以劳动为荣。

三、干打垒

当年建校,当年开学,当然要把房子准备好。1961年8月前,学院的房子来源:一是接受了松辽会战指挥部在安达县政府对门共6000平方米的房屋,其中包括一幢三层楼房和食堂、锅炉房、浴池、车库等,可容纳500人住宿、就餐。一部分师生住在那里。二是接管了会战指挥部安达办公室分散在街里的1号院、2号院、4号院、6号院和筹建组住的9号院平房和土房。除1号院为学院院部、4号院为机关办公室外,其它几院均安排为职工家属住宅。三是1961年上半年在一部(即原安达校区校址)建成第一栋平房,称为“604”,是十几个房间和一个60平方米的餐厅。当年指挥建校、领导一部教学、工作的干部和一部分教师住在这里。一部分的教师和职工都在这里吃饭、开会,学生在这里上大课。“604”成了建校的象征。

 

这些房屋既分散又简陋,距校本部比较远。教师上课要在县城中的二部和城东门外的一部之间步行,干部开会还要走到1号院,需要40-50分钟。当时安达县都是砂土路,遇到大雨大雪更是艰难。后来安排了定时的交通车,也很不方便。所以必须尽快地在一部盖房。盖大楼是来不及的,多盖平砖房不是方向,只有大家动手盖“干打垒”。好处一是谁都可以伸手干,二是上马快。

于是,干打垒“打”出了合班教室,干打垒“打”出了能容纳800人就餐的大食堂。1961年9月就新建房屋3470平方米,大庆派一个大队帮助盖“干打垒”4000平方米。到年底完成房建11408平方米。投资249.78万元。解决了燃眉之急。在城里住的一部分职工搬到一部,教学安定了一些,也享受着自己的劳动成果。

这种精神一直延续到1966年5月,学院抽调500名学生由朱国兴、陈志荣、刘志敏带队到大庆油田的王家围子与北京石油学院的学生共同筹建新校。他们每天劳动十几个小时,没有任何报酬,盖起了大批干打垒新房,后来因形势变化未实现建校计划。

拣粮、种地、干打垒,在当时深深为广大师生员工所理解。国家困难,学院初创,为了培养石油工业发展急需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必须艰苦奋斗。拣粮、种地、干打垒,培育了东北石油学院建院初期一代人的精神风貌,它至今仍鼓舞着当年战斗过的人们和一批批新来的师生们继续奋进,它成为学院“当年建校当年开学”创业诗中的一曲《光荣传统》的主题歌,它是东北石油学院院史中光辉的一页,是学院站稳脚跟的一次胜利的初战。

(内容来自:《东北石油大学校史》)

 

上一条:三宝 九风 八字校风

下一条:中共东北石油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