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迁建


地理环境一直是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特别是随着我国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才竞争、生源竞争逐步加剧,学校地处县级城市——安达市,地理环境的影响对学校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冲击,在这种背景下,学校一直在寻找改善办学环境的有效途径。

2000年初,学校管理体制的变化为学校改善办学环境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经过学校的艰苦努力,得到了黑龙江省政府和大庆市政府的积极支持。2000年2月下旬,学校领导专门到市委沟通学校迁建有关问题。

2000年3月1日,黑龙江省和大庆市相关领导来学校研究学校办学的重大问题。3月10日,在学校党委会上,成立了迁建领导小组。3月20日,召开第一次迁建领导小组会,讨论规划、选址、资金等问题。4月5日,召开迁建领导小组会,讨论专业、学科规划问题。

2000年4月18日,黑龙江省直有关部门来到大庆市现场办公,研究将大庆石油学院整体迁入大庆市区的有关事宜。我校和大庆市分别就大庆石油学院整体迁建情况进行了汇报。黑龙江省教育厅、省计委、省电力公司、省建委、省财政厅等分别在会上发言,表示支持大庆石油学院的迁建工作。省领导对学校迁建工作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大庆市及各大企业领导参加了会议。

2000年5月11日至12日,学校在文化活动中心大礼堂召开了三届二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共有194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学校迁建工作有关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学校的迁建方针是“整体搬迁,集中建设,扩充发展,办成重点”,迁建目标是在学校整体搬迁到大庆市区后扩大规模、扩充专业,优化组合大庆原有高等教育资源,将学校办成一所新型的开放式、现代化、多科性、综合型大学。与会代表对学校搬迁工作的总体考虑和初步的工作安排表示赞同,并对迁建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力推进学院向大庆市区迁建工作的决议》。

2000年6月23日,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黑政函[2000]85号),同意大庆石油学院迁往大庆市办学,大庆石油学院迁建所需土地,由大庆市政府无偿划拨解决,大庆石油学院迁建所需资金,通过大庆市政府投入、大庆石油学院贷款(黑龙江省教育厅贴息)和自筹等渠道解决,并要求黑龙江省教育厅积极协同有关部门做好搬迁的组织工作,确保大庆石油学院顺利搬迁。

2000年7月3日,学校成立了新校区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工程技术组、施工管理组、基建财务组、采购供应组和指挥部办公室。特聘校内外专家若干名作为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财务及单项技术方面的监督。

2000年7月17日,黑龙江省计划委员会下发文件(黑计社字[2000]572号)《关于大庆石油学院搬迁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对新校区的建设规模、投资规模、资金来源、工程进度作了明确的批示。

2000年7月20日,经黑龙江省政府同意,黑龙江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正式下发黑编[2000]131号文件,成立大庆石油学院迁建工作领导小组。

为了科学建设新校区,学校邀请了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院、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现代设计集团、天津大学设计院、哈建大设计院、北京中油设计院、大庆高新区规划设计院等多家规划设计单位参与学校新校区的整体规划工作。2000年9月27日,学院组织教代会代表,并邀请了清华大学、同济大学、黑龙江省等多名知名专家参与评审。最后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的设计方案中标,并在全国高校规划设计方案评比中被评为二等奖。

2001年5月16日,新校区家属区建设工程奠基首先启动。

2001年9月7日,在学校建校四十周年庆典结束后,新校区奠基仪式隆重举行,进行了新校区奠基剪彩,正式开启了新校区的建设工程。

2002年8月,新校区一期工程建设基本完成,8月16日,学校1000多户教职工拿到新校区家属区新房钥匙,标志着学校全面搬迁已进入最后阶段。

2002年9月15日,学校举行搬迁仪式,学校领导把校旗交到搬迁第一辆车上,象征学校整体搬迁正式开始。搬迁工作得到了沈阳军区驻大庆装甲旅、钻井一、二公司的大力支持。在整个搬迁过程中组织到位,政令畅通,没有出现任何事故,没有丢失任何财产,为全校顺利开学提供了保证。

2002年10月17日,学校在大庆时代广场隆重举行了搬迁庆典仪式。

学校的整体搬迁开创了高校建设史上的奇迹。学校在资金紧张、经验不足等一系列困难条件下,仅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相当于建校40多年基建面积总和的36万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完成了水、电、暖、路等配套建设,开通了千兆级校园网;仅仅用半个月的时间,将学校顺利地搬入新校区,为1000多户教职工和15000多名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基本保证;随后,又仅仅用一年时间,完成了二期工程近23万平方米的建设,基本完成了新校区的主体建设任务。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创业、科学、奉献”的迁建精神,进一步继承、发扬和丰富了学校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根基的大学精神,成为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

学校搬迁大庆后,教职工享受了优惠的购房政策,全校教职员工一次性迁入新居。与在安达相比,教职工住宅面积平均每户增加38平方米以上,增幅达到40%,居住条件和环境得到大幅度改善,职工子女就学和入托条件有了明显改观;学校还争取到了市政府的人才政策,向学校正、副高职人员每月发放1000元和500元的津贴;校园综合治理和安全保卫工作显著加强,全校教职工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困扰学校多年的办学环境的瓶颈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教职工队伍逐步稳定,学校生源质量明显提高。

新校区占地150.3万平方米,是原安达校区的近2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8900余台(件),增加了近1倍;建有电子图书系统的图书馆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藏书171万册,增幅在2倍以上;计算机中心、电化教学中心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设备完善的实验室,均有大幅增加;体育场馆面积增幅在3倍以上,全封闭塑胶田径场,是国家标准的C级田径运动场,可承办省级以上大型田径运动会;学生4人或6人一间宿舍,宽敞明亮舒适,还有有线电视网、宽带等现代化设施。一个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的生态型、园林式、数字化校园已初具规模。

(内容来自:《东北石油大学校史》)

上一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下一条:学校管理体制的变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