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宏)3月16日,第十六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我校校友、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名誉院长刘合院士团队获“中国产学研百佳科技创新团队”荣誉奖牌。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和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共同参与创办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旨在充分发挥产学研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创新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2024年,编撰出版了《创新 使命 担当——中国产学研百佳科技创新团队》,6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40位产学研领军人才领先的科技创新团队入编。此外,评审遴选出2024年度100位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人物及系列奖项。
刘合院士领衔的CERC(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能源与水产学研联盟创新团队,以“实现能源与水资源高效绿色利用”为目标,凝聚国内化石能源、新能源、水资源、气候变化等领域26家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科技工作者,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用”全链条式合作新路线,树立了产学研合作的典范,为推动能源与水科技协同创新及成果转化应用保驾护航。



刘合,196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82年毕业于我校机械系石油矿场机械专业,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863计划能源领域首席专家,SPE东南亚区域执行主席,美国工程管理协会(ASEM)国际委员会委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石油钻采装备领域召集人。
刘合多年致力于采油工程技术及装备研发、工程管理创新与实践,是我国采油工程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创建了采油工程技术与管理“持续融合”工程管理模式,攻克了精细分层注水、分层注入聚合物等核心关键技术,加快了新技术升级换代及工业化应用,推动了技术与管理跨越式发展,实现了尾矿与劣质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光华工程科技奖、孙越崎能源大奖等荣誉。
近年来,刘合将目光投向了人工智能领域,积极推动国内油气人工智能学科学术体系的建立,为我国油气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