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宏)5月10日,校党委书记付晓飞在河南郑州参加由中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举办的“储气库高效建设与运行学术交流会”。中原油田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张庆生,中石化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曾大乾,德国地球科学与岩土工程院院士、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终身教授侯正猛出席。

会上,付晓飞作题为《全生命周期地质体泄漏风险动态管控技术》的报告。

会后,付晓飞看望在河南工作的校友代表。他指出,东油正处在“争创双一流、重返国家队”的关键时期,全校上下信心十足、干劲十足,希望广大校友心系母校,关心关注关切母校发展。他强调,长期以来,在豫校友为中原大地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希望广大校友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在谱写新时代中原大地崭新篇章的新征程中展现东油人的更大作为,也期待河南的校友们担负起宣传和扩大东油影响力的光荣使命。
据悉,付晓飞带领的油气地下储库及CO2埋存创新团队致力于综合运用地质、力学、地质工程一体化知识与手段解决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完整性、CO2地质利用及其封存、高效注采、圈闭-井筒多尺度四维地质力学等技术问题。依托油气藏及地下储库完整性评价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拥有核磁共振岩心分析仪、扫描电镜、全岩X衍射分析仪、压汞测试仪、覆压孔渗仪、岩石三轴压缩仪、高压环形剪切试验仪、声发射系统、多尺度扫描三维CT显微成像系统、井筒完整性评价等设备。目前,团队形成了储库断层/盖层动态密封性预测、选址体系与井筒完整性评价等特色技术。近3年,承担储库方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基金6项,横向课题15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专著2部,软件著作4项,发明专利10余项;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4项,在大庆油田、吉林油田、华北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等储库工程开展应用推广。
团队瞄准国家“双碳”目标和能源安全战略,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围绕地下“六储”领域(储气、储油、储碳、储能、储氢、储氦)开展攻关。形成了反映多轮相渗滞后、高速紊流等储库特点的地下地面注采全系统一体化仿真模拟技术,解决了常规方法预测储气库运行指标精度低的难题;突破传统建库理念束缚,形成复杂断块储气库提高运行上限压力评价技术,指导了大型现役储气库提压运行快速增加工作气量、正建库重大方案编制提高建库效益。年均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分别在大庆、辽河、华北、大港、吉林、胜利等近20个储库工程开展了应用推广,科技成果转化额达到500万元,具备承接大项目能力,目前已形成产业化软件2套,并获得储库现场微地震监测服务资质。
(党政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