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法睿 摄影 杨雨剑 记者 胡玉喆)为进一步加强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5月23日,校党委书记付晓飞带队深入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并现场办公。调研座谈会在机关楼二楼会议室召开,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智勇,学科建设处、科研处相关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庆精神教育研究中心班子成员参加。

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汇报在教学、科研、师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成绩,对照《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和博士一级学科申报条件,就队伍建设、学科发展、平台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下一步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大庆精神教育研究中心负责人汇报近年来取得成绩,分析当前工作不足,提出今后努力方向。
付晓飞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大庆精神教育研究中心的成绩。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事关党的教育方针贯彻执行,事关党的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工作全局,事关马克思主义事业薪火相传,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学院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打造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建设一流马院。他对学院下一步发展提出要求:一要构建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突出大庆精神引领作用,坚持五育并举,完善大思政课程育人体系,深化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活化实践育人形式,培养具有“精强闯实”东油特质的时代新人。二要强化学科牵引实现新突破。找准支撑学科的特色研究方向,旗帜鲜明引进学科建设亟需人才,整合资源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注重融合性、前沿性、时代性、实践性,突出人才赋能,依靠高层次平台吸引人、引进人,依托马克思主义优势学科高水平大学培养人、造就人。三要继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综合改革。要打造育人共同体,发挥与大庆油田、市政府紧密合作优势组队伍、配名师,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突出实践性,大力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场馆里的思政课”,融入实习实训、融入艺术元素;强化高阶性,积极拓宽教学资源广度、探究教学内容深度、驾驭教学讲授高度,建成一门国家一流课程;注重实效性,要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讲授思政理论知识时,要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从学生了解、感兴趣的事物中寻找最能说明问题的案例材料,由此开始分析,由浅入深,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理论和原理,提升思政课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会后,付晓飞与青年思政教师深入交流,勉励他们牢记立德树人使命,争做“六要”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