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东油要闻 - 正文

中国石油学会第十四届青年学术年会在东油召开

来源:东北石油大学主站 作者:非常规油气研究院编辑:胡玉喆审核:苍留松发布时间:2025-07-17访问次数:

(记者 周宏)7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石油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和多资源协同陆相页岩油绿色开采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东北石油大学、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油立方(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石油学会第十四届青年学术年会在我校举行。

本次会议主题是“攻坚克难挑大梁 开拓创新当主角”。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学会常务理事兼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高德利教授,我校党委书记付晓飞,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李中,多资源协同陆相页岩油绿色开采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大庆油田首席技术专家伍晓林,中国石油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长江大学能源学部主任兼地球科学学院院长朱光有,中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首席专家张忠东,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先进能源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孙德强,多资源协同陆相页岩油绿色开采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页岩油研究院副院长李斌会,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与材料学院院长武元鹏,我校科研处处长李玮、化学化工学院院长陈彦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院长蔡宝平等出席会议。来自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共400余人线下参会,超10000人通过立方石油视频号直播线上参会。我校潘哲君教授主持开幕式。

高德利线上致辞。他强调了能源在国家发展与安全中的核心基础地位,特别是针对资源开发利用能力的挑战与提升问题,希望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积极发挥生力军作用,响应国家号召,通过创新驱动有效应对技术挑战,并倡议石油石化行业围绕主业主责,以国家能源发展与安全保障的重大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付晓飞致辞,对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回顾了我校发展成就和在保障能源安全的贡献,希望所有专家和青年科学家团结协作,为国家石油工业的创新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伍晓林表示,本次会议旨在为全国石油石化领域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术思想的碰撞与融合,推动石油石化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发展。本次大会设置的分论坛主题涵盖了石油石化行业的全产业链,希望借此机会促进不同学科方向之间的交叉融合,激发年轻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思维,推动更多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涌现。

李中以《中国海油复杂油气井关键技术进展与展望》为题作报告。

朱光有以《万米深层石油地质学理论与重大勘探领域》为题作报告。

李斌会以《古龙页岩油形成机制与动用机理研究与认识》为题作报告。

孙德强以《能源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内涵及发展路径》为题作报告。

李玮以《智能钻完井装备研发及工程应用》为题作报告。

武元鹏以《深层煤层气开采压裂液新材料与技术研究》为题作报告。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朱加雷(代讲)以《海洋油气设施水下焊接修复技术及应用》为题作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蔡建超(代讲)以《考虑微纳效应的多孔介质多相流数值模拟研究》为题作报告。

本次大会设立了多资源协同陆相页岩油绿色开采全国重点实验室“2360”青年论坛、油气地质与勘探、复杂油气田开发、石油炼制与化工、人工智能与绿色开发等五个分会场。7月10日下午至7月11日上午,五个分会场共进行了120余场精彩的学术报告,会场内学术交流氛围浓厚。

7月11日下午,大会举行闭幕式。北京大学能源与资源工程系徐克研究员,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殷振元副教授,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特聘教授李三百,重庆大学资源与安全学院甘泉教授(代讲),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吴必胜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侯磊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王森教授,之江实验室研究专家黄飞等8位专家作学术报告。

闭幕式上举行了优秀学生论文报告颁奖仪式。孙德强鼓励各位获奖者继续产出高质量的学术成果。

本次大会为石油石化领域青年科技工作者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聚焦多方面行业问题,通过专题报告、学术研讨等形式,深入探讨了行业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有效促进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与会青年学者充分展现了"攻坚克难挑大梁,开拓创新当主角"的精神风貌,为各类行业问题贡献了智慧力量。

(非常规油气研究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