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教育家精神,为广大人民教师提供了精神航标和行动指南,为建设支撑教育强国的教师队伍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凝聚建设国内著名国际知名一流能源大学的奋进力量,党委宣传部推出“教育家精神与石油报国”系列报道,讲述东油师者的感人故事。这里有你敬仰的老师,有熟悉的同窗或学长,也或许是从未听过的陌生名字。你会从故事里得到东油师者心怀祖国、为国争光的爱国力量,崇学尚研、求实创新的拼搏力量,让每个学生心中充满爱与希望的前进力量。东北石油大学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弘扬“爱国、树人、求实、图强”的东油精神,在冲击国家“双一流”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赛出好成绩,助力科教兴国、能源报国、人才强国,在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伟业的奔涌大潮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孙礼煌(1935—2017),1935年8月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1957年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是首批调入东北石油学院的教师之一,毕生致力于理论物理学研究。1988年被学校授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先进个人称号;1992年8月被评为“大庆经济建设中作出贡献的党外知识分子”;1994年10月被中国民主同盟大庆市委员会评为优秀盟员;4次被评为大庆石油学院优秀教学骨干教师、先进工作者,2次获得大庆石油学院教学质量优秀奖,多次被聘为大庆石油学院教学质量评议专家;被推举为大庆市萨尔图区第六届、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孙礼煌获得的部分荣誉证书
勤学报国 学研相长
1959年9月26日,东北松辽盆地松基三井喜喷工业油流,松辽惊雷,大庆油田由此诞生。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要在油田建一所培养高级石油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1960年5月,石油工业部正式批复成立东北石油学院筹建处。低矮潮湿的干打垒吓不 退孙礼煌的炙热报国情,受“振兴祖国石油工业”崇高使命的召唤,他在英雄的黑土地上挺起了学者以学报国的坚强脊梁。孙礼煌曾为物理专业学生讲授相对论等课程,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勤勉不辍,在《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现《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大庆石油学院学报》、《大 学物理》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6篇,拥有专著《时空和相对论》(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撰写的《相对论和时间概念的重铸》被评为大庆市优秀学术论文,《等效原理及若干推论》等被评为大庆物理学会优秀论文。

《时空和相对论》专著
躬耕教坛 启迪后人
20世纪80年代中期,孙礼煌给数学、物理两个师资班讲授理论力学课程。他躬耕教坛,潜心治学,在《大庆石油学院学报》上发表题为《“理论力学”讲课中的几点考虑》的文章。关于如何讲好这门课,孙礼煌有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做法,强调在讲授古典物理的同时,应指明它在概念上的某些局限性,从而让学生为接受现代物理学的新思想、新概念做好准备。

《理论力学》讲稿和习题册

《原子核物理》讲稿
孙礼煌对物理理论独具深邃眼光。他认为物理专业的学生不应该只会机械套用物理学公式,也应该理解其中所蕴含的物理学思想和哲学思想。他在课堂讲授中做了最大限度的学术背景及思想史的补充,令师生们深受教育,纷纷赞叹他的学识与才华。孙礼煌认为,他不过是做了一些探索,努力去克服自己在知识和思想方面的狭隘性。
孙礼煌常说:“每一个物理教师都知道讲清物理概念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对待物理概念和物理理论的态度上,现代物理与古典物理是有分歧的,不注意物理思想上的这种发展和变革,很容易在‘讲清概念’的名义下把古典物理中僵死的过时观点灌输给学生。”
孙礼煌认为,物理学的某些部分,理论开展过程长,主要篇幅都是数学推导,初学者不容易在费力的数学推导中看出层次、结构和主要思路,即数学公式淹没了物理思想。讲课时如果也是平铺直叙地次第展开,那就不可能帮助学生从迷雾中走出来。因此,他认为比较好的办法是在进行冗长的推理之前,预先就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并把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提纲挈领地加以介绍。此外,在问题解决之后再次列举推理的几个关键点,对照以前讲过的思路扼要总结概况。“这好比交给旅游者一张游览区的俯视图,让在象牙塔里求知的学子们畅游其中而不迷失方向。”孙礼煌对物理学深刻而独到的见地,体现了他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渊博的学识,体现了一名新中国教育者的大家风范。
教书育人 为师为友
爱是教育的灵魂。因为有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因为有爱,才会对教书育人永不懈怠;因为有爱,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不竭动力;因为有爱,才会有师德的代代相传。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话也是对孙礼煌的写照。
无论是学生还是年轻教师,只要在学术上有问题向孙礼煌请教,他都会把自己的学术收获、生活心得毫无保留地讲给对方。东北石油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刘成仕老师一直尊称孙礼煌为先生,他在《我尊敬的老师:孙礼煌先生》一文中写道:“我作为数学教研室的助教留校后,虽然认得孙礼煌老师,却并不熟识其人。有一次,一个朋友和我说起孙礼煌教授做相对论研究,而我也开始对物理学感兴趣,就和朋友去拜访孙礼煌教授。在书房里,孙礼煌教授给我们两个毛头小子介绍了很多相对论的理论知识,我清楚记得孙礼煌教授当时在看一本关于引力透镜的厚厚的原版英文书,里面很多段落都被反复标注……”孙礼煌的治学精神让刘成仕深受感动也大为震撼。后来他得知,孙礼煌去美国大学访问时,把省吃俭用攒下的钱都买原版英文书了。孙礼煌物质上无限清苦,而精神上却无限富足。至今,刘成仕还珍藏着从孙礼煌那里借来而未及时归还的朗道所著的《量子力学(非相对论理论)》上下册。孙礼煌在读书的时候做了很多补注,都工整地写在白纸上,然后贴在相应的书页,上面是密密麻麻的计算,在关键的论述部分还用彩色的笔标注上。那次见面之后,刘成仕在物理学上有不懂的问题,就会给孙礼煌打电话请教,孙礼煌都会耐心地给他讲解或者指出他的错误所在。刘成仕一直把孙礼煌当作自己的导师,对他充满了深深的怀念和敬意。


孙礼煌在《量子力学》等书上做的批注
孙礼煌给过年轻教师很多帮助,令大家铭记感怀至今。1995年左右,学校启动了一项支持年轻教师的科研资助计划。刘成仕是唯一一个以助教身份申请的教师,其他人要么是讲师、副教授,要么是博士。孙礼煌没有因身份、资历而对刘成仕另眼相待,反而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刘成仕钻研精神的由衷赞赏,认为他是有前途的年轻人。刘成仕一直感念孙礼煌当年对他的知遇之恩,感谢对他的肯定、激励和鞭策。
退休后,孙礼煌定居秦皇岛,但他的心始终牵挂着东油,牵系着教育事业。他一直在热爱的物理学领域里阅读和思考,也一直关心年轻教师的学术研究情况。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刘成仕去医院看望他,他聊的依然是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依然在关心和询问刘成仕的研究进展。
孙礼煌是一个纯粹的学者和教师。他品行高尚,勤学善思,治学严谨,学识渊博,将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事业。躬耕教坛数十载,对教育教学、教书育人,他独具见地,身体力行。他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功底深厚,教学风格新颖独特,极富启发性,影响了一届又一届的学子,赢得了师生的爱戴和尊重。
(撰写人:刘超 徐鹏 陈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