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董航 记者/摄影 冯丹)8月13日,石油工程与地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25年度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在我校召开。山东石油化工学院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矿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冯其红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对口支援青海大学地质工程学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地质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根厚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林承焰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李世远教授,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教授级高工、我校特聘教授隋新光,东北石油大学殷代印教授与潘哲君教授作为本届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参加会议,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刘洋出席会议。会议由副校长杨二龙和示范中心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冯其红共同主持。教务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中心、地球科学学院、石油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及示范中心教师代表参加会议。

会前,专家组在综合实验楼现场考察了示范中心的建设情况,实地参观了油气地球物理、遥感测绘、基础地质、油气地质、数字化勘探、渗流力学、工程流体力学、钻完井工程、油气藏工程及油气储运工程等11个实验教学平台。

会上,刘洋致欢迎辞,对专家组为石油工程与地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传经送宝、问诊把脉表示热烈欢迎,对专家组一直以来对龙江教育事业发展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介绍了我省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布局情况和近年来在管理机制创新、育人模式创新及人工智能赋能示范中心建设等方面的顶层设计与工作推进情况,希望专家组为石油工程与地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多提宝贵意见、分享真知灼见,以期中心进一步明确今后发展方向,不断推进内涵式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杨二龙从中心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对策及未来建设规划三个方面作示范中心年度建设情况与发展规划汇报。

听取报告后,专家组充分肯定了示范中心围绕“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专创融合”贯彻“勘探-开发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地面-地下一体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及支撑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特色亮点与建设成效,并围绕管理与运行机制、教学与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条件保障、教学团队建设、示范引领成效及特色亮点与创新等示范中心建设的观测点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冯其红代表专家组总结时指出,示范中心既要总结过去的经验,又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特别要注重学科交叉发展和产教融合,在面向“三个”一体化人才培养理念模块化设计实验项目、强化实践育人功能发挥、凸显示范带动作用等方面以更高站位、更高标准进行顶层设计与规划,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经过充分研讨和论证,肯定了中心在各项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尤其是去年竣工的综合实验楼A区作为示范中心实验室投入并使用,充分彰显了中心丰富的实验资源建设,并就中心仍需加强的方面作出指导,建议学校加大资源投入与政策支持,推动中心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的稳步提升。
杨二龙作表态发言,表示将充分吸纳专家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持续健全示范中心的体制机制,凝炼实践教学体系,强化“三性”实验设计,加大自制实验仪器设备投入,激励教师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和研究,重视AI赋能示范中心建设,确保各项建议落到实处,切实发挥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