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教育家精神,为广大人民教师提供了精神航标和行动指南,为建设支撑教育强国的教师队伍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凝聚建设国内著名国际知名一流能源大学的奋进力量,党委宣传部推出“教育家精神与石油报国”系列报道,讲述东油师者的感人故事。这里有你敬仰的老师,有熟悉的同窗或学长,也或许是从未听过的陌生名字。你会从故事里得到东油师者心怀祖国、为国争光的爱国力量,崇学尚研、求实创新的拼搏力量,让每个学生心中充满爱与希望的前进力量。东北石油大学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弘扬“爱国、树人、求实、图强”的东油精神,在冲击国家“双一流”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赛出好成绩,助力科教兴国、能源报国、人才强国,在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伟业的奔涌大潮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数学建模实训教学团队部分成员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成绩,历来被作为衡量一所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指标。该竞赛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高校竞赛评估排行榜”中名列前茅。东北石油大学自1996年参赛开始,28年来取得了省级奖534项、国家奖97项的好成绩。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一支传承近30年的队伍,那就是“数学建模实训教学团队”。
团队组建始于28年前,学校的张长海、孔令彬、曾昭英、吴春霞、王玉学、杨云峰、胡金燕、宋国亮等一线数学教师基于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始数学建模培训的探索之路。如今,刘今子、高伟、杜辉、石冠男等青年教师顺利成长,他们形成的数学建模创新实践实训指导教师组,已经成为“校内著名、省内闻名、全国知名”的教学团队。从最初寥寥几个学生参与,到现在报名人数每年近500;从学院内部辅导,到现在覆盖全校90%以上专业的系统培训;从只有两三个人的指导教师小组,到现在分工明确的多人团队……这条路一走就是近30年,其中值得回忆和记录的东西太多太多,饱含着数学建模实训教学团队“教育为本,育人为先”的初心。
育己而后诲人 百折不改初心
数学建模实训教学团队始建于1996年,首次组织培训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整个过程显得特别艰难,既没有熟悉数学建模的教师,也没有数学建模的培训资料,更没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参赛队员选拔和培训方法。为了获取数学建模竞赛培训的专业内容和指导经验,组建了以孔令彬老师为负责人的数学建模竞赛指导教师组,成立了数学建模研讨班,聘请了当时经验丰富的专家到学校讲学。在暑期3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在挥之不去的蚊虫的包围下,团队教师每天从早上8点工作到晚上10点,经过日日超过12个小时的高强度培训,一步一步摸索出了数学建模竞赛的培训思路、内容和方法,并带领学生在1997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国家二等奖1项、省级奖4项,这为以后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团队自建立以来,多次参加全国举办的数学建模教师培训班,参加全国数学建模教学与竞赛研讨会议,与竞赛成绩优异的学校进行交流,虚心学习外校的数学建模竞赛经验,虚心学习数学建模知识,取长补短,为己所用,积累了较丰富的数学建模竞赛培训经验。目前,已建设成稳定的数学建模实训教学团队,团队的教师中有全国优秀指导教师2人(孔令彬、刘今子)、黑龙江省优秀指导教师5人(孔令彬、胡金燕、刘今子、高伟、杜辉)。在团队负责人刘今子老师的带领下,多位教师参与该项活动,其中既有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这样一支充满战斗力的队伍,这样一群优秀的教师,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学科知识、灵活的教学方法、高尚的师德修养和默默奉献的精神,用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形成了“团结、协作、创新”的团队精神,赢得了学生的热爱、同行的认可和社会的赞誉。
数学建模实训教学团队在多年的教学培训与竞赛钻研中,始终紧密跟踪竞赛最新发展趋势,深入研究竞赛内容和竞赛动向,从而提高自身的竞赛培训能力和指导竞赛的专业水平,成功站在了信息化竞赛培训教学的平台上。通过逐年不断调整竞赛理论精神与实践教学相关内容,改进培训方案,并经历竞赛检验,逐渐形成了特色比较鲜明和成效比较明显的一套案例教学培训体系。
如今,全校每年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培训的人数都有三四百,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大亮点。
通过对参赛学生进行精心组织和培训,形成了“以数学建模通识教育课为基础,以暑期集训为提高,以赛前全真模拟为强化”的培训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建模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了学生扎实的数学建模方法和计算机综合能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极大地推动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在多年来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涌现出众多综合素质高、创新实践能力强的大学生,他们在竞赛中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为学校增添了荣誉。

学生在计算中心模拟训练(一) 学生在计算中心模拟训练(二)

教师在讲台上讲授培训课程 学生在图书馆阅览室参加竞赛
慧眼识兰桂 苦心携英才
近30年来,学校数学建模竞赛活动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是参赛学生努力拼搏的结果,但也离不开指导教师的辛勤劳动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2001年,在数学建模竞赛的第三天晚上,突然意外停电,竞赛被迫中止,参赛学生向指导教师孔令彬求助。孔老师闻讯后冒着倾盆大雨,一步一绊、满身泥水地赶到竞赛地点。了解情况后,他找部门、报上级、打电话、说情况,喊哑了嗓子,急红了双眼,最终保证了该竞赛队的正常竞赛。当孔老师回到家时,已是后半夜一点钟了,而这支队伍也不负众望,一举荣获了国家一等奖。
数学建模竞赛指导活动的开始时间其实远远早于竞赛正式启动的时间。可以说,自学生开始数学学习的那天起,他们就已经进入了指导教师的视野,在学生自己还未觉察到的时候,教师就已经开始为他们规划适合他们走的建模路。学生郑春峰和施恩德就是这样,他们原本计划参加国家计算机三级等级考试,备考时间刚好与数学建模竞赛时间重叠。张长海老师发现他们两个没有报名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立刻风风火火地找到他们,急切地说:“你俩一定要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报名费我给你们出!计算机考试的报名费我给你们补!你们数学基础好,参加数学建模竞赛肯定能取得好成绩,对你们自己这是最好的锻炼和展示,对学校这是至高的荣誉!谁的青春是拿来浪费的?谁不想漂漂亮亮地赢一场?走!咱们训练去!”张老师一席话,说得两人热血沸腾,他们当即投身训练,最终在200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了国家二等奖。
在指导建模竞赛的过程中,教师们还时刻引导着学生的思想,帮助他们构建正确的人生态度。学生刘春兰在进行模拟训练时,感到题目太难,左思右想无从下手,感觉极其挫败,几次三番想要流泪,实在忍不住了,就跟孔令彬和张长海老师说:“老师,对不起,都说女生不适合数学,可能我真不是这块料,你们换人吧!”孔老师和张老师相视一笑,说:“能来面对这个困难的,就已经是了不起的孩子!谁说女生不适合数学?你的优点是细致,这是一般人都不具备的,我们看你正是一块最好的璞玉!咱们再理顺一遍,这个关键节点打通了,后面就顺了。”在老师们的鼓励和引导下,她克服了畏难情绪,抛开了思想包袱,最终斩获了省级一等奖。

学生获奖照片
不负苦心 硕果累累
近30年来,众多东油学子通过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接受了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初步具备了科学研究的能力,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了刻苦钻研问题的精神以及与他人友好合作的团队精神,培养了敢于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和创新能力。他们收获了知识,取得了荣誉。用参赛队员的话来说,就是“一次参赛,终身受益”。
自2005年以来,东油共有100余名学生考入南开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和数学物理所等,其中80%以上是参赛学生。并且,在毕业设计中,参赛学生都表现得非常突出。他们进入题目更快,研究内容更有钻劲,完成的论文质量更高,大多数人的毕业论文被评为“创新杯”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同时,部分参赛学生毕业后,进入了IT行业的知名公司,表现出计算机应用水平高、软件开发能力强等优点,获得用人单位的高度好评。学生这些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数学建模竞赛中受到的训练、收获的成长。数学建模实训教学团队将继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大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和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建设“行业地方性、应用研究型、办学国际化”的一流能源大学而努力奋斗。
(撰写人:陈竞飞 刘今子 杨云峰 郭立丰 孔令彬 张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