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宏)近日,以“智启新篇、无损领航”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无损检测创新实践与应用赛全国总决赛在山东济宁落幕。我校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4支参赛队伍均获全国二等奖。经大赛组委会投票,我校获得2026年该项赛事全国总决赛举办权,实现竞赛成绩与学科影响双丰收。


本届大赛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连续多年入选《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竞赛目录,旨在通过“理论知识考核+现场实操技能”的综合比拼,全面检验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本届大赛吸引了全国71所高校884支队伍参与。
在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全工程系副主任徐海丰的带队指导下,我校学子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沉着冷静的竞技状态。经过激烈角逐,1支队伍获超声组全国二等奖,2支队伍获渗透组全国二等奖,充分展现了我校在无损检测核心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厚实力。

同时,首次设立的“人工智能评片”创新赛道作为本届大赛的一大亮点,吸引了广泛关注。我校研究生队伍积极探索学科前沿,在该赛道中获全国二等奖。这一成绩不仅是我校学子创新能力的体现,更彰显了学校在推动无损检测技术与人工智能交叉融合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初步成效。




闭幕式上,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蒋鹏作为2026年决赛意向承办院校代表,向全体参赛师生汇报了我校的申办情况与筹备规划。我校正式获准承办下一届全国总决赛。这不仅是对我校在安全科学及工程领域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工作成果的高度认可,更是对我校综合办学实力与行业影响力的充分肯定。

学校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化无损检测领域的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育人模式创新,全力以赴做好2026年全国总决赛的筹备工作,为全国兄弟院校师生搭建高水平交流、竞技与展示平台。未来,学校将继续致力于培养更多适应国家能源战略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我国无损检测事业的发展贡献东油力量。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