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玉喆)10月23日,秦皇岛校区首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在2教静学报告厅举行。环渤海能源研究院院长任福深、相关学科专家应邀参加并担任评审。研究生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及2023级、2024级在秦研究生参加。

本次论坛分为线上学术论文评审和线下学术报告评审两部分,参评学生就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或阶段性成果进行汇报,内容涵盖化学工程与技术、土木工程、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方向。评审专家对参赛者汇报材料的研究创新性、逻辑结构、成果价值、临场表现等进行现场点评与提问,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学生后续研究的深化与完善指明方向。

活动共有1名博士研究生和15名硕士研究生参加。经过线上函评与线下评审打分,博士学术报告组2024级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宋强获一等奖。硕士学术论文组2023级人工智能专业代利民获一等奖;2023级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魏志远、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廖奕婷获二等奖。硕士学术报告组2024级土木工程专业孙伟勇获一等奖;2023级光电信息工程专业魏知超、2024级环境工程专业李宇航获二等奖。电气信息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石油与化学工程系获优秀组织奖。

任福深做总结讲话。他向所有获奖同学表示祝贺,肯定他们在学术道路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他指出,秦皇岛校区浓厚的多学科交叉氛围为研究生知识体系构建与综合能力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他强调,研究生阶段的课题实践与知识学习是能力储备的核心,要着力培养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跨学科沟通协作的能力。他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类学术活动,通过持续积累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以更好适应未来社会需求,为个人成长与学术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活动为秦皇岛校区研究生提供了高起点、深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有效锻炼了研究生的学术表达与沟通能力,是秦皇岛校区持续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未来,秦皇岛校区将继续完善并常态化开展学术活动,拓展学术交流形式,为研究生成长成才注入持续动力。
(秦皇岛校区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