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国际教育学院)举办创新融合传统文化与廉洁文化建设主题活动

来源:东北石油大学主站 作者:国际交流合作中心编辑:宣传部周宏审核:苍留松发布时间:2025-10-31访问次数:

(记者 周宏)秋兰飘香,月华如水。近日,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国际教育学院)举办了一场创新融合传统文化与廉洁文化建设的主题活动,通过制作印有“清正廉洁”、“诚信自律”等字样的特色冰皮月饼,为全体中外教职工带来了一场兼具文化深度、手工乐趣与思想启迪的盛宴。办公室内欢声笑语与浓郁饼香交织,文化认同与廉洁理念在指尖传递中悄然深化。

文化为基:沉浸式体验中的传统滋养

活动伊始,中心特别设置了“中秋文化微课堂”环节,通过精心制作的短片和图文并茂的讲解,从中秋节的起源传说、历史演变,到祭月、赏月、吃月饼、提灯笼等传统习俗,向中外教职工进行了生动细致的阐释。尤其是对月饼这一节令食品所象征的“团圆、圆满、甜蜜”寓意进行了深入解读,为其后融入廉洁元素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这是我第一次如此系统地了解中秋节背后的故事,”来自伊朗的NILOUFAR GHAHREMANI教授感慨道,“不仅仅是月亮和兔子,更有对家庭的思念、对丰收的庆祝,这种对团圆和谐的追求,是人类共通的情感,非常打动我。”

在文化讲解之后,活动进入了备受期待的手工制作环节。中外教职工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冰皮月饼的制作中:揉制冰皮、挑选馅料、称重分剂、包馅收口……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探索的乐趣。冰皮柔软的触感,豆沙、莲蓉、奶黄的香甜气息,以及多彩的外观,共同构成了充满创造力的空间。大家互相交流技巧,分享各自国家类似食物制作经验,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

廉洁入馅:方寸之间铭刻清风正气

当参与者们准备将馅料包入饼皮,进入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压模成型阶段时,本次活动的创新亮点——“廉洁”主题定制月饼模具隆重登场。除传统月饼模具上常见的花鸟、祥云图案外,还有“清正廉洁”、“诚信自律”等饱含廉洁意蕴的特制模具,这一设计瞬间点燃了大家的创作热情。工会主席刘俏在介绍设计初衷时表示:“中秋节是团圆和谐的象征,月饼是寄托美好愿望的载体。我们希望在传承美味与团圆的同时,也能将‘清廉’、‘自律’这些美好的品格‘包’进月饼,‘印’在心间。这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中‘修身养性’、‘重义轻利’思想的现代传承,也是加强廉洁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环境的一种柔性而有效的方式。”

中外教职工们小心翼翼地选择自己心仪的“廉洁”字样模具,将包好馅料的团子放入,轻轻按压,再缓缓推出。当印有清晰端正的“清廉”或苍劲有力的“自律”字样的月饼完美呈现在眼前时,成就感和更深层的感悟油然而生。

工会副主席张傲拿着自己制作的“清正廉洁”月饼仔细端详,深有感触地说:“这个‘清’字,不仅是月饼冰皮的清爽,更是为人师表、干事创业需要的清正廉洁。一边做月饼,一边品味这些词汇的深意,感觉上了一堂非常特别且难忘的廉政教育课。”

外籍教职工们虽然对汉字的具体含义理解程度不同,但在工会志愿者细致解释下,也纷纷对将道德倡导与文化习俗相结合的方式表示赞赏。来自巴基斯坦的专家说:“通过食物来传递价值观,这种方式很含蓄,也很深刻。‘自律’这个词,在我们国家文化中同样非常重要。能亲手做出印有这些鼓励向上词语的月饼,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品牌深化:“节气厨房”里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本次融入廉洁元素的中秋活动,是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国际教育学院)工会“节气厨房”特色文化品牌的一次深度拓展和成功实践。“节气厨房”自创立以来,始终以二十四节气为文化脉络,循着自然的节拍,带领中外教职工们体验立春咬春、清明尝青团、夏至食面、大寒熬粥等时令习俗,通过“手作体验+文化讲解”的沉浸式课堂,让大家在烟火气中感知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领略顺应天时的生活美学。

此次活动创新融入了廉洁文化教育主题,将严肃的廉洁教育融入温馨的节日氛围和有趣的手工制作中,极大地增强了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实效性,实现了从单纯的文化体验到“文化+思政”融合教育的升级。

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国际教育学院)此次“清廉中秋”冰皮月饼制作活动,以文化为桥,以廉洁为核,不仅为传统佳节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也为其特色文化品牌“节气厨房”赋予了更强的生命力和教育功能。一枚枚小小的“廉洁”月饼,如同播撒下的种子,必将在中外教职工的心中生根发芽,悄然推动着清廉之风、和谐之气在校园内广泛传播,为构建清正廉洁、和谐共进的国际化育人环境贡献了独特的文化力量。

(国际交流合作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