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宇轩 梁启航 记者 于千惠)10月29日,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融合“铁人育人场馆”特色资源与网络直播技术,特邀我校大庆精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万鹰,在展馆内开展直播教学,为该校两千余名师生打造“云端实景思政课”。

课程突破传统思政课堂的空间边界,以石油人奋斗故事为载体,生动诠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核心内涵,通过沉浸式体验让红色基因与奋斗精神深入人心,进一步扩大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新时期铁人王启民亲笔题写的‘扎根基层争做新一代铁人’。这短短十一个字,既承载着‘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的铿锵决心,更延续了一辈子为国家多找油、多产油的精神血脉……”直播镜头下,李万鹰站在“铁人事迹展区”前,以展区内的历史实物、珍贵老照片为依托,融入自身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深耕研究,生动铺展每一代“铁人”的奋斗长卷:从“铁人”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战天斗地、艰苦创业的初创岁月,到“新时期铁人”王启民扎根油田、攻坚克难“为稳产找油”的科技攻关之路,再到“大庆新铁人”李新民勇担使命、“把铁人旗帜插向海外”的新时代担当……李万鹰将每一段历史、每一个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将抽象精神概念转化为具象表达,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独特魅力跃然眼前。

李万鹰分享了石油行业内“岗位成才”“科技兴油”的楷模事迹。他凭借对行业发展与精神传承的深度研究,不仅为师生解答了“为何而做”“如何去做”的心中疑惑,更树立了可学可追的榜样标杆,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转化为可视、可听、可感的鲜活内容。
细致的讲解和近距离呈现的展品细节,让远在河北的师生仿佛跨越空间阻隔,沉浸式“走进”展馆。同学们由衷感叹:“亲眼见到真实的展品,聆听那些艰苦奋斗的往事,比课本上的文字更具冲击力,让我真切触摸到了那段热血拼搏的岁月。”

课后分享环节,当谈及分布于全球各地的石油工作者秉持责任担当克服艰难险阻、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事迹时,同学们一致表示,未来将把所学知识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实践能力,自觉践行“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使命担当。参与授课的教师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这种‘走出传统课堂、依托云端实景’的创新教学模式成效显著。通过直播形式让同学们‘零距离’接触实物展品、聆听专业讲解,大幅增强了课本知识说服力,有效激发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经过此次学习,同学们对石油行业的重要价值及自身肩负的时代使命将形成更加深刻、系统的认知。”

此次直播思政课创新采用“异地实景呈现+线上实时直播”模式,成功打破优质育人资源的地域边界,让特色教育资源与高效传播渠道深度融合,精准破解当前思政教育“空间受限”“形式固化”的现实难题。这一突破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时代魅力跨越山海,浸润更多师生心灵。李万鹰课后坦言:“将大庆精神育人展馆的独特资源与网络直播技术相融合,是我们探索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走出去’、扩大育人覆盖面的一次大胆实践。”
未来,大庆精神育人展馆将进一步拓展“云端思政课堂”的内容维度与呈现形式,深化与各类行业特色展馆、红色教育基地合作联动,推动思政教育从传统“课堂讲授”向沉浸式“场景浸润”深度转型,切实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与感染力。
(图片来源:大庆精神教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