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大庆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徐卫 实习记者 胡意浛)大庆十月,寒意渐深,而东北石油大学第一食堂内却暖流涌动。一场“东油”后勤人为4名残障人士特殊需求员工举办的“暖心”集体生日会正在这里举行,让几名新入职的员工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
一场生日会,温暖彼此的瞬间
墙上点缀着缤纷气球,头顶悬挂着红底金字的祝福横幅——“生日快乐、开心每一天”。生日的烛光中,四名员工头戴金色生日帽,被同事们簇拥着围在蛋糕前,默默许下心愿。周围,大家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这温暖的一刻,有人轻声笑喊:“快吹蜡烛呀。”吹灭蜡烛,大家分食蛋糕,甜香弥漫,暖意流淌。欢笑声、掌声与祝福声此起彼伏,食堂里洋溢着如家一般的暖意。
据了解,这4位员工均毕业于特殊教育学校烹饪班,如今在东北石油大学一食堂饺子园负责包饺子、煮饺子等工作。
这场特别的聚会,源自后勤管理处管理人员一次细心的发现。原来,这4位新入职的残障人士特殊需求员工生日恰巧都集中在10月至11月之间。为表达对她们的关怀与欢迎,后勤管理处的同事们精心策划了这场集体生日会,以集体的温度传递最真挚的祝福。
“这次生日会,让我们感受到了大家对我们的关爱。”员工小苗激动地说。这不仅是一场生日庆祝,更是一次情感的凝聚,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感受到被重视、被关爱的幸福。
一场座谈会,打开心扉的交流
生日会前,大家还围坐在一起,展开了一场真诚的座谈。
“以前觉得自己是‘特殊群体’,总怕麻烦别人,但现在食堂的兄弟姐妹们都把我当家人。在这里,我不仅能靠自己的劳动赚钱,还能感受到尊重和温暖。”员工小成擦着眼泪说。
座谈会上,小成的一席话,引起在场许多人的共鸣。曾经,他们因“特殊群体”的标签而自卑、沉默;如今,在东北石油大学后勤管理处营造的包容氛围中,他们逐渐打开心扉,分享工作中的点滴感动,也表达生活中的小确幸。有人谈起第一次独立完成窗口配餐时的骄傲,有人说起来自同事如家人般的关心。这些朴实的话语,不仅是对工作的认可,更是对“食堂大家庭”的信赖。
一场座谈会,不仅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更让尊重与理解在交流中悄然生长。
一份承诺,让温暖成为日常
此次活动并非孤立的关怀之举,而是东北石油大学后勤管理处持续推进“残健融合”的一个缩影。据后勤管理处负责人刘伟栋介绍,后续还将推出职业技能培训、健康知识讲座等一系列举措,为残障人士特殊需求员工搭建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帮助他们提升自我、融入集体。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让关怀不止于一场生日会、一次座谈,而是真正融入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让包容与温暖成为校园里最动人的旋律。”刘伟栋表示。
把关怀织进日常,让温暖浸润心田。东北石油大学后勤人用行动书写着“以人为本”的答卷,也让这所校园在寒风中始终保有暖心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