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东油要闻 - 正文

【校庆背后的故事】韦丹宁和校庆服务团队:用细节彰显东油态度

来源:东北石油大学主站 作者:编辑:刘桐同审核:发布时间:2020-10-11访问次数:

(文/图 刘桐同)在60周年校庆中,设计酷炫的电子屏画面、大气磅礴的宣传片、音乐厅前别致的五色草立体景观雕塑为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一次成功的校庆不止需要“高大上”的景观与画面,同样离不开“精细准”组织与服务。你还记得手中流程清晰、制作精心的会务手册吗?你曾留意会场座位上摆放有序的名签和用品吗?你一定收藏了透着“东油红”的校庆名牌和纪念徽章吧?你是否时常想起那些带来贴心服务的温暖笑容?正是这些“小细节”,用大大的力量和暖暖的温度让校庆活动深深走进了每一个东油人和每一位来宾的心里。这一切都来自韦丹宁和校庆服务团队的辛勤付出,作为校庆幕后的“无名英雄”,他们用周密、细致、精准的工作,为校庆镀上了闪闪发光的“东油品质”。

校庆服务团队共15人,带头人是党政办公室副主任韦丹宁,成员来自党政办、工会、人事处、招生就业处等多个部门。团队人数不多,但任务极重。既要负责与校友、来宾的联络及会务、餐饮、住宿、车辆的安排,还要负责全校多个部门的协调工作。自8月工作启动后,团队成员就把根扎在机关4楼小会议室,面对着密密麻麻的工作进度表,开启了“全天候”战斗模式。

要做好校友、来宾的接待服务工作,联络员至关重要。在团队的牵头下,校庆联络员队伍迅速组建。为了带好这个成员来自全校各单位、各学院的大队伍,他们拿出了“时刻待命、迅速出击、马上落实、确保质量”的作风,用上了一切通讯手段。联络员微信群里不分昼夜传递着校友、来宾的行程信息,住宿安排、餐饮注意事项、车辆调配的一条条部署不停穿梭在几百个手机之间,“收到”“已落实”......像这样简洁有力的回复就是最常见的沟通。所有人头脑中的弦绷得不能再紧,确保随时掌握信息更新。一边夹着电话听筒、一手拿着手机成为团队成员的标准动作,此起彼伏的聊天记录、空了一盒又一盒的便签纸、3万多个校庆校徽和750多个胸牌的统筹发放、每一趟落实到具体人具体车的接站送站......一项项工作在紧张高效的工作中不断落实着,东油人也在充分、严密的准备工作中,充满信心地迎接校庆日的一天天临近。

翻开校庆纪念大会的会务手册,不仅能轻松纵览校庆活动安排,更能感受到浓浓的节庆氛围和东油的文化特色。虽然只有3000字不到,但每一个字、每一处标点符号都经过无数次推敲。团队用近20天对手册做了累计两百多次修改,还要做好根据实际安排随时调整的准备,同时还要彰显校庆氛围、兼顾美观大气。校庆日前夜,团队全部入驻音乐厅主会场,在校庆日凌晨三点精确完成了全部座位安排。餐饮组与联络员反复沟通,既要确保遵守疫情防控期间就餐座位安排要求,还要绝对保障食品安全。车辆组不打无准备之仗,早早完成了司机培训及车辆安排,让不远千里到来的校友、来宾安全快速“到家”。联络员冯建伟更是在结束白天的忙碌后,立即赶往接站点等候来宾的到达,直到凌晨2点接到抵达机场的来宾。他说:“我想让来宾在到达的那一刻就感受到东油的热情与温暖,这样付出再多的辛苦也是值得的。”住宿组提前对接宾馆,贴心准备了欢迎信及住宿用品,24小时待命随时解决校友、来宾的问题。校庆期间无论早晚,联络员们像家人一样,带着校友、来宾们参加校庆活动,介绍学校发展,导游校园美景,协调解决问题......韦丹宁说:“校庆前后那些天,每天都要在头脑中把校庆活动所有环节演练一遍,捋遍全部细节后才能睡得着,早上一醒来,也得再回忆一遍避免遗漏。”这么做,就是要让校友、来宾们见字如面、感受东油的热情和家的温暖,能够以最好的感受与东油共度华诞;能够看到如今的东油人,做到了用敬业精神、东油情怀和责任担当干成事、干大事。

9月8日,把最后一位来宾送上高铁,校庆服务团队的工作宣告结束。此时此刻,他们终于放松了头脑中绷紧的那根弦。他们说,这场“校庆保卫战”的胜利,离不开校领导的信任与支持,也离不开大家日常工作中的积累。团队成员常年忙碌在校机关的一线,一年中要完成大小近500场会议的组织,合作开展的日常工作不可胜数。正是因此,干工作严谨细致、有条不紊才成为了工作准绳,团队成员才能在紧迫时间内圆满完成重大任务,才能得到师生、校友、来宾的高度赞扬。才能透过会场和云直播,向19万东油人和全社会彰显了东油人严谨、朴实、勤奋、创新的特质。

东油人,这简单的三个字背后承载着无数人沉甸甸的情感。在与东油的相遇、相知、相守中,他们对东油的情感早已融入血液。正如韦丹宁所说:“我们就像一根拧紧的绳索,每个人都抱着一定要把校庆服务工作干得完美的想法,这不仅是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为东油争光。更是要在学校60年的重要节点上让关心学校发展的各界人士、专家领导、校友都看到东油的力量,东油的精气神,为此,我们会一直努力加油干!”